论述中国文化的现代化进展。
【正确答案】:自上古以迄近代,中国文化一直保持了连续的发展,并未遭到其他几大古代文明那种中断或消亡的厄运。这固然与中国文化本身的优越性有关,但客观地说,也与中国地理环境相对封闭、近邻中又没有比它更先进的文化这一事实有直接关系。所以,尽管汉族政权在历史上多次受到少数民族的侵略,也曾被蒙古和满清的强权所统治,但是对汉民族来说,至多只能感受到亡国之痛和民族危机,却从未产生过文化的危机意识,因为以武力征服了中国的,最后无一不被中国的文化所征服。而在每一次文化冲击和碰撞之后,中国文化反而愈见其生机盎然。
这种情况,随着1840年鸦片战争的爆发而宣告结束。
这一次,中国人第一次遭遇比自己更为强大的文化,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自己的文化已经走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口。当然,这种感受是逐步深化的,其应对的方式也是逐步走向深入的。
最初,确切地说是19世纪60年代以前,中国人只是觉得自己的实力不如西方。因此而有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口号,有冯桂芬“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本原,辅以诸国富强之术”的思想,有政府一手操办的洋务运动。以西方的先进科技巩固中国衰朽的君主专制政体,以西方近代科技思想弥补传统儒学之缺陷,便是这一阶段的指导思想。兴办近代工业,引进西方先进的科技知识,一时间成为热潮。所以总的说来,这一阶段的文化变革主要是物质层面上的。
到19世纪70年代以后,洋务派发生分化,一部分人主张不仅要学西方的科技,还要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甲午战争以后,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积极宣传西方的政治、经济学说,主张君主立宪制度,批判专制,倡导民权。与此同时,还创办报纸,开设新式学堂,鼓吹“诗界革命”、“小说革命”等。严复翻译的赫胥黎的《天演论》于1898年出版,使进化论的思想风靡了中国的知识界。这些举措形成了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戊戌变法失败,尤其是1900年八国联军之役以后,革命取代改良成为时代思想的主流,以国内新式学堂和留日学生为主体的新式知识分子群体开始形成,他们对西方的政治学表现出强烈的兴趣,译介了大量的西方社会政治著作。卢梭的《社会契约论》、培根的《文集》、孟德斯鸠的《法的精神》、穆勒的《自由原理》和《逻辑学》、斯宾塞的《社会学原理》和《美国独立宣言》等,都是在这一时期翻译出版的。所以这一阶段的文化变革,可以说主要是制度层面上的。
1911年的辛亥革命,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这是一场制度革命的胜利。其后虽有袁世凯、张勋的两次复辟,但都很快失败,表明了共和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但是复辟本身也说明,仅有制度的变革是不够的,“立宪政治而不出于多数国民之自觉”是不能成功的。因此,以陈独秀、李大钊为代表的进步知识分子发起了一场以改造国民性为目的的新文化运动。他们认为,国民性的改造其根本是消除旧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建立与共和制度相适应的新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而此新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的根本点在于对“人的价值”和“独立人格”的尊重。为此,他们高张个人主义、科学、民主的三面旗帜,对传统文化进行了前所未有的激烈批判。对于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主导地位的儒家思想,则掊击尤甚,认为“孔子尊君权,漫无限制,易演成独夫专制之弊”,“儒者三纲之说,为一切道德政治之大原”,因此,他们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对儒家文化给予彻底的否定。在此期间,马克思主义随着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传人中国,其唯物史观、阶级斗争学说和经济思想赢得了广大进步知识分子的强烈共鸣,并对中国的历史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所以,与前两阶段相比,这一阶段的文化变革已远远超出物质和制度的范畴,而深及文化的核心——观念的层面。
新文化运动之后,中国文化巳无复旧态,它已经跃上一个新的水平,开始了一个全新的探索。从长时段的历史角度来看,这探索仍将是艰难而曲折的。但是,它毕竟已经走出了衰颓的困境,走上了一条现代转型的新生之路。
但是,中国文化应该向何处去?未来的中国文化应该是什么样的?这绝不是一个单纯的理论问题,而是关系到整个民族的生存方式和前途命运的实实在在的大问题。它牵动着所有热爱中国、关注中国文化前途的人们的心,自从鸦片战争以来,就不断地引起激烈的争论,从洋务运动时期的“中体为体,西学用为”说,到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的“问题与主义”之争、“东西文化”之争、“科学与玄学”之争、“中国社会性质”之争,直至20世纪80年代的文化大讨论,以及当代有关“人文精神”、“复兴儒学”、“回归传统”和“学术与思想”的种种争论,都是这一问题在不同历史时期所激起的特定回响。而且,这种争论至今也没有完全结束。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质、内涵及其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儒家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和作用,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等重大问题上,仍然没有达成一致的意见。在可以预见的将来,这种讨论仍将继续下去。
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中国文化不应该也不可能再走回头路。中国文化发展的历史证明,文化的健康发展,有赖于开放的心态、博采兼综的气魄和明智精审的抉择。中国文化史上的几次重大转折,无不源于多元的、异质的文化因素的交激与融会,其结果亦无不导致中国文化的更加成熟与壮大,中国文化,也逐渐从“中国之中国”,走向“亚洲之中国”与“世界之中国”的愈益宏阔的境界。当今世界,全球化的趋势已不可避免,这既是一个经济的趋势,也是一种文化的走向。其不仅表现为科学技术、物质生产、商业贸易等方面的全球同一化倾向,在文化观念方面也存在着同样的倾向,有关全球伦理(或谓普世伦理)的提出即是一例。
但是,与全球化的进程相伴随,在当今世界中,民族的、宗教的、文化的冲突也呈现出日渐激烈之势。在巴勒斯坦和以色列之间,在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间,在阿富汗、南斯拉夫和伊拉克,在这些国家和地区的不同教派之间,在西方基督教文化和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之间,民族、宗教和文化的冲突不断制造着骇人听闻的人间惨剧。同时,根植于西方文化的现代化、现代性追求,也随着资源的枯竭、环境的恶化、人类的异化等严重弊端而引起日益深切的反思和批判。
这个充满矛盾的现实,给我们提出了一系列严肃而又艰难的问题。作为有着几千年悠久历史和博大精深的文化的中华民族的后代,作为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刚健进取与“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恢廓涵容为立身处世之道的优秀文化的传人,我们必须勇敢地承担起自己的历史责任,既要保持开放进取的文化心态,采取兼收并蓄的文化策略,努力吸收一切优秀的人类文化成果,同时也要消除“文化虚无主义”的心态,克服盲目的自卑心理,以同情的理解和客观的评价来认真研究我们的传统文化,积极吸取其中的精华成分,为再创中华文化的辉煌盛世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