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某大班幼儿自发生成了超级达人秀的游戏活动,但是孩子们都争着做评委(3名)而不愿意做参赛选手。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和幼儿一起商量对策,经过幼儿之间的相互讨论,最后大家达成共识,产生了游戏规则,通过“抓阄”的方式确定谁做评委,摸到红牌的幼儿则当评委。参赛选手表演完一轮节目后,大家再重新抓阄确定谁做评委。新的游戏规则实施下来,游戏进行的很顺利。但是一段时间后,新的问题出现了。有一些小朋友一次评委也没做过,没有摸到过红牌,在游戏中又产生了争执。面对新的问题,教师和幼儿又一次一起商量解决问题的办法。有
案例:某大班幼儿自发生成了超级达人秀的游戏活动,但是孩子们都争着做评委(3名)而不愿意做参赛选手。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和幼儿一起商量对策,经过幼儿之间的相互讨论,最后大家达成共识,产生了游戏规则,通过“抓阄”的方式确定谁做评委,摸到红牌的幼儿则当评委。参赛选手表演完一轮节目后,大家再重新抓阄确定谁做评委。新的游戏规则实施下来,游戏进行的很顺利。但是一段时间后,新的问题出现了。有一些小朋友一次评委也没做过,没有摸到过红牌,在游戏中又产生了争执。面对新的问题,教师和幼儿又一次一起商量解决问题的办法。有幼儿提出在上一轮当过评委的小朋友不再参加抓阄,而是成为参赛选手,这样能确保每一个小朋友都能做一次评委。这个建议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同意,于是在游戏中大家又发展了新的游戏规则,超级达人秀的游戏又开展的如火如荼了。请从幼儿游戏意识的产生及规则行为的建构方面,谈谈教师是如何化解幼儿的游戏冲突并制定游戏规则的。
【正确答案】:幼儿规则意识的第三阶段是可变的规则阶段(1分),在此阶段儿童已经不再把规则看做神圣不可侵犯不可改变,他们已经能够认识到规则来源于大家集体协商和讨论的结果,是社会和集体成员都认可和同意的结果(2分)。在5-7、8岁阶段,儿童的规则行为进入初步合作阶段,他们开始顾及他人,并协调自己和玩伴的不同意见(1分)。案例中的幼儿在面对2次新问题的时候,都能在教师的引领下,与同伴一起商议,重新制定规则(2分)。教师在面临幼儿的2次冲突时,能灵活编制游戏,保持游戏规则的变通性(2分),游戏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如果幼儿要求,且都同意改变规则时,应当允许幼儿改变规则。案例中教师在全体幼儿都同意的基础上,改变游戏规则,确保游戏的顺利进行(2分),改变规则的过程正是建构规则意义,发展社会性的过程,而且由幼儿自己制定的规则更容易为他们理解和遵守(2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