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
2014年是中日甲午战争爆发120周年。7月初,中国一家晚报启动了“甲午战争120周年特别报道”。一路记者飞赴日本,另两路记者沿南北两线踏访中国万里海疆,访战争遗迹,看海疆风貌,论历史镜鉴。
作为赴日本的特派记者程某,在做前期准备的过程中联系到了复旦大学日本研究中心胡令远教授和旅日作家萨苏。前者帮记者介绍了日本北九州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热心于中日民间交流的下野寿子教授。下野教授答应陪记者去看看当年《马关条约》签订的地方——日本下关的春帆楼。而旅日记者萨苏向记者提供了一个重要的
材料:
2014年是中日甲午战争爆发120周年。7月初,中国一家晚报启动了“甲午战争120周年特别报道”。一路记者飞赴日本,另两路记者沿南北两线踏访中国万里海疆,访战争遗迹,看海疆风貌,论历史镜鉴。
作为赴日本的特派记者程某,在做前期准备的过程中联系到了复旦大学日本研究中心胡令远教授和旅日作家萨苏。前者帮记者介绍了日本北九州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热心于中日民间交流的下野寿子教授。下野教授答应陪记者去看看当年《马关条约》签订的地方——日本下关的春帆楼。而旅日记者萨苏向记者提供了一个重要的信息一一当年北洋海军旗舰定远号的残骸,被日本人改建成了一座别墅。
春帆楼实际上是当地最有名的河豚料理店,因为是时任日本内阁总理伊藤博文的家乡而成为签订《马关条约》的地方。到了现场,店正面右侧的日式建筑就是当年清政府代表和日本政府代表谈判的场所,而门前木板上的碑文“今日国威之隆,实滥觞于甲午之役”深深刺激了记者。春帆楼正门左侧的一条小路的指示牌上书写着“李鸿章道”四个字,通过这条线索,记者发现了当年谈判过程中的一段插曲——李鸿章因为拒绝日本提出的条件而被日本浪人枪击的历史。
几经辗转,记者终于在日本福冈光明禅寺附近找到了用定远舰残骸建造的带院子的小房子——被人遗忘的定远馆。这个大门由定远舰铁甲做成的定远馆,在日本民闷被称为“鬼屋”,被长辈用来吓唬孩子。而让记者更加感慨的是,来自中国的一拨拨游客在游览近在咫尺的光明禅寺和太宰府,却没有一个人注意到他们身边的定远馆。
经过前期的酝酿和采访,记者写出了两篇很有分量的报道。一篇为:壮烈旗、舰成“鬼屋”,定远孤魂百年哭;另一篇为:“李鸿章小道”见证屈辱历史。
报道中,作者对历史观进行了重新的反思,认为我们中国人应该形成独立的和客观的历史观。日本人对日俄战争的历史记忆是刻骨铭心的,而中国人对甲午战争的记忆也应该是刻骨铭心的。

要求:请结合以上材料分析新闻敏感的内涵和心理过程。
【正确答案】:新闻敏感是新闻工作者在业务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一种基本素质劳能力。比如对新闻的条件、背景的认识、判断和预见能力,对新闻人物本身、新闻事件当中所具备的新闻价值事实的识别与选择能力。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新闻敏感是长期从事新闻工作的记者表现出的对新闻事实的敏感化现象,体现了记者思维活动中的求新意识和直觉选择,带有明确的目的性。
结合材料分析的部分:考生表述不同,意思相同,亦可得分。
就上面的材料而言,春帆楼和定远号,个是签约《马关条约》的特殊场所,一个是甲午海战旗舰的遗骸,两者都具有特别的历史意义和纪念意义,具有重大的新闻价值。而作者能够从众多事实和材料中道这两个主题,体现了记者的敏感性。新闻敏感产生的心理过程,具体的环节包含怀有一种动机、创造解决问题的条件、形成一种初步构想、尝试性思考、典型诱因的出现、顿悟六个环节。
结合材料分析的部分:考生表述不同,意思相同,亦可得分。
如“120周年”及“报社的特别策划”使得作者对于报道“怀有一种动机”;而前期材料的收集整理尤其是联系胡令远教授、旅日作家萨苏、下野寿子教授则为报道“创造了解决问题的条件”;春帆楼和定远舰的确定则是记者“形成了初步构想”;对于历史材料的整理和反思则为“尝试性思考”;碑文、“李鸿章道、“鬼屋”以及“中国游客”则可以算是新闻敏感产生的“典型诱因”;而作到于历史观的反思可以看成是“顿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