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鲁迅小说中的被侮辱与被损害者。

分析鲁迅小说中的被侮辱与被损害者。

被侮辱与被损害的民众特别是农民是鲁迅小说的重要表现对象。鲁迅小说最富于人民性的地方,就是里面首次出现了生动深刻的农民形象。我们中国被称为“乡土中国”,主要是一个乡土社会,农民占人口的绝大多数,是历史与财富的创造者,可是自古以来,他们的形象,在文学艺术中并没有得到应有的体现,把农民生活作为表现对象,使鲁迅小说具有了乡土品格。鲁迅对农民有深切的了解,在小说中,他不但展示他们外部的艰辛与不幸,更揭示岀他们精神上的病痛;在表现封建政治经济制度施加给他们肉体的伤害之外,更关注封建意识形态对他们精神上更严重的戕害。《故乡》中的闰土就是被“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折磨成为一个木偶人,“脸上虽然刻着许多皱纹,却全然不动,仿佛石像一般”。生活的艰辛与丑恶给他肉体造成极大侵蚀,更使他精神麻木。给读者印象最深的是:他面对着“我”一一多年不见的老朋友,那一声“老爷!"的称谓。封建政治经济制度造成闰土生活的贫困与形体的丑陋,而封建等级意识更在我和闰土之间划开了一道鸿沟,少年闰土已永远地消失了。在《祝福》中,鲁迅深刻地揭示了:祥林嫂悲剧的成因并不是来自物质生活的贫困,而是来自无形的封建意识的精神迫害。《离婚》中的爱姑则由于受封建意识形态的禁锢,不能认清封建统治者及其帮凶的残忍本质,她性格的泼辣、大胆并不能使她摆脱奴隶人格。《阿Q正传》正是揭示农民精神世界和异化的生命状态的经典之作。鲁迅对作为农民的阿Q精神世界的剖析,其实也是对中国国民性的反思和批判。鲁迅在关注农民精神痼疾的同时,他的眼光并不仅仅停留在农民身上,他对农民形象的塑造是和他改造国民性的启蒙主义思想紧密结合在一起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