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方言俗语的研究状况。
1.春秋时,各国方言差异很大,而士大夫朝聘会盟之际,都用雅言,所以不至于有语言的隔阂。语言的隔阂引起人们的重视,这是势所必然,方言学的兴起也是不可避免的。周秦时代每年八月派遣輶轩使者到各地采集方言,回来加以编纂,藏于密室。秦亡以后,这些采集来的资料逐渐遗失了。扬雄喜爱方言,曾利用孝廉和士兵们集中在首都的方便,广泛进行调查访问,积累了可观的材料,历时二十七年,写成了《方言》。2.南北朝注明学者颜之推《颜氏家训•书证篇》解释古书中的字义,不但根据古人字书,而且参考当时包括方俗语词在内的说法,并考验实物,以求得正确解释。3.唐颜师古《匡谬正俗》曾讨论了若干俗语,如卷六谈及俗语中“底”用为“何”义的一条说:“此本言‘何等’,其后遂省,但言‘等’耳。‘等’字本音‘都在反’。又转音‘丁儿反’。……今人不详其本,乃作‘底’(丁儿反)字。”4.章炳麟著《新方言》:“求现代方言之起源于古语中,是言语学有价值的研究。”5.张相于1945年编成《诗词曲语辞汇释》。是书对诗词曲中习用的特殊语词详引例证,精释意义,是同类书中的白眉。近年又有王锳《诗词曲语辞例释》之作,以补张书之未备。还有朱居易的《元剧俗语方言例释》,材料也不少。此外,陆澹安的《小说语词汇释》、蒋礼鸿《敦煌变文字义通释》,也都是重在解释俗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