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完成问题。①乌篷摇梦到春江(节选)当年,在青海戈壁滩竞日奔波时,被辉煌如火的大沙漠灼花了眼睛的我,曾经大发奇想:假如让富春江泻到这儿,那该多么好!②那时,我没有到过富春江,却千百次做过她的梦。郁达夫“屋住兰江梦亦香”的诗文和叶浅予墨韵淋漓的画卷,早把我对富春江的梦幻濡染得又浓又甜,那绿沉沉的甜梦中,总是悠荡着乡思绵绵的乌篷船。③我终于圆了梦。回浙江仅两年,两次遂了与她相亲的心愿。两次都是旱路走,水路归。这行程颇使人得其佳妙。④当你迂回山间不胜引颈张目之苦时,突然一条银练素带在前方闪闪烁烁,你兀的眼睛一亮,倍觉这碧波粼粼的一江之水鲜活可爱;待盼到El程,荡舟起桨开始真正的春江游时,这荡漾漫流的大水,更令你陶然如醉。⑤我始想,富春江俏,恐怕全在江流的曲折多姿,从她与新安江、兰江的汇合处下行,越见委婉婀娜;行过淹没在水中的乌石滩,行过流急涡回的七里泷,富春江裙裾一闪,又闪出个江中之江葫芦湾。葫芦湾身形逼肖一只毛茸茸嫩生生的青葫芦,壁立湾畔的奇岩崛石,似乎触手可及,掩映在老树青藤中的村舍农居,更添无限情趣。⑥我还想,富春江的娇也在于它的色泽,那江水,活脱脱是天神地母拣尽翡翠绿玉铺就的。 乌篷船行在江上,望两岸,只见千嶂染翠,峰峰岭岭都浓浓淡淡地绿进去;立在船头,看江山,水底天上的云絮,一朵朵一团团,俱是深深浅浅绿出来。⑦我再想,富春江的美,更在于它无与伦比的静。电站的建成,更使江水浪敛波平。它虽然还是千里涧水汇清流,但那汇合流,仿佛是在水底暗处悄悄进行的,“临流鼓钓,帆飞若驰”的光景已不复见,那或顺流或逆行的千舟百舸,亦如动画一般悠悠来去。⑧奇山异水的富春江,钟灵毓秀,风物独绝,而七里泷碑文荟萃的严子陵钓鱼台,尤能偏现它扬古启今的魅力。⑨我又想,人们到这儿瞻仰、凭吊,大概不在乎已成百丈悬崖的钓台当年是否真能垂钓,而是表达对严子陵不慕富贵不媚皇亲的风骨的敬崇,对今之世风清新的呼唤吧。哦,钓台不仅是一处风景点,更是历史老人垂落在江边的一只巨手……⑩丰哉,富春江!乌篷摇梦梦越甜,惟愿年年得相见。问题:(1)文章写富春江,但起笔先写“辉煌如火的大沙漠”,这样写的作用是(4分)
(2)根据文意回答以下问题:
①按下面的语句形式,为第⑥段的结尾补写一句话,表达“山”“江”与“绿”的关系。
很难说,是(),还是()。(5分)
②作者用回味富春江美景的方式组织材料,描述曲折多姿的江流、迷人的绿色和清幽的氛围,以突出富春江的()、()、()的特色。(每空1个字)(6分)
(3)富春江使人“陶然如醉”的原因有哪些?(6分)
(4)下面对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这篇文章看似游记,但没有记游,全文写的是美丽的梦境,是乌篷船摇来的乡思梦。
B.“碑文荟萃的严子陵钓鱼台”与“老树青藤中的村舍农居”相照应,突岀了富春江的人文景观。
C.作者圆了游富春江的梦,但俏丽娇美的富春江,扬古今的严子陵钓鱼台又把作者引入“梦中,令她陶然如醉。
D.“江中之江葫芦湾”的景致,突岀了富春江的“俏”,纤秀的水道,碧嫩的江流,但见富春江的“豆蔻年华”。
E.“丰哉,富春江”将委婉婀娜的江流,莫道不销魂的绿色,无与伦比的幽静,独具魅力的钓台,包蕴其中。
【正确答案】:此类试题主要考查考生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分析能力。
(1)本题考査考生对写作的手法和其作的理解。文章写富春江,但起笔先写“辉煌如火的大沙漠”,这样写的作用是领起下文,并用大沙漠和富春江形成强烈的反差,借以增强作者对富春江的向往之情。
(2)本题考査考生对语句间关系的理解和表述的能力,语段中关键词的分析提取能力。
①第⑥段说,是“山”“江”与“绿”的关系,“绿”是“山”“与”“江”之间的纽带正确的表述是:很难说,是山染绿了江,还是江映绿了山。
②考生可以用做上题的方法来做此题,从表现富春江美景的三个自然段中提取出这三个字,正确的回答是:俏、娇、美。
(3)本题考査考生对整篇文章的阅读分析能力。
富春江使人“陶然如醉”的原因主要有:①富春江曲折多姿的江流,掩映在老树青藤中的村舍农居;②富春江迷人的绿色,浓浓淡淡的峰岭;③它无与伦比的静,浪敛波平的江水;④富春江碑文荟萃的严子陵钓鱼台等人文景观。考生可以通过阅读全文寻找到这些内容。这篇作品在写富春江的美时主要用的是总分的结构方式,每一个自然段的前面有一个中心句,而中心句中有一个核心词,组织成文,就能写出正确答案。
(4)本题考查对整篇文章的赏析能力。
A.“这篇文章看似游记,但没有记游,全文写的是美丽的梦境,是乌篷船摇来的乡思梦。”不正确。文章的第三段写到:“我终于圆了梦。回浙江仅两年,两次遂了与她相亲的心愿。两次都是旱路走,水路归。这行程颇使人得其佳妙。”这其中隐含的信息是这是一篇游记。
B.“碑文荟萃的严子陵钓鱼台”与“老树青藤中的村舍农居”相照应,突岀了富春江的人文景观,也不对。作者写“老树青藤中的村舍农居”主要是增添文章的生活情趣,而并非与“严子陵钓鱼台”相照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