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胡同文化》课堂教学实录,结合课例完成后面的题目。《胡同文化》教学实录师:有这样一位作家,他出生在江苏高邮的一个书香门第,从小深受儒家思想的熏陶感染:他是大作家沈从文先生在西南联大的入室弟子,他的小说《受戒》《大淖记事》一枝独秀,蜚声文坛;他早年做过中学教师、历史博物馆管理员,后又任职于北京文联、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50年代被错误打成“右派”下放到塞外的一个农业科技研究所,但却能够苦乐随缘:60年代初被反动集团“控制使用”,受尽屈辱却让一部现代京剧《沙家浜》名噪一时,家喻户晓。他就是——汪曾
阅读《胡同文化》课堂教学实录,结合课例完成后面的题目。《胡同文化》教学实录师:有这样一位作家,他出生在江苏高邮的一个书香门第,从小深受儒家思想的熏陶感染:他是大作家沈从文先生在西南联大的入室弟子,他的小说《受戒》《大淖记事》一枝独秀,蜚声文坛;他早年做过中学教师、历史博物馆管理员,后又任职于北京文联、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50年代被错误打成“右派”下放到塞外的一个农业科技研究所,但却能够苦乐随缘:60年代初被反动集团“控制使用”,受尽屈辱却让一部现代京剧《沙家浜》名噪一时,家喻户晓。他就是——汪曾祺。汪曾祺的主要成就是小说,中年以后才开始写散文,用他的话说就是:“我写散文,是搂草打兔子,捎带脚。”然而就是这一个“捎带脚”却“捎”出了“汪曾祺的散文写得比小说还要好”的评价。汪老认为散文就是“文化休息”,“让读者得到一点文化气息,健康休息”。因此,他的散文大多都谈及文化,抑或渗透文化。看来读他的文章要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文化。“文化”这个字眼说起来似乎很神秘,其实,在现实生活中文化无处不在,比如说吃饭就有“饮食文化”。大家还知道哪些文化,或对哪些文化感兴趣?生:有酒文化、茶文化、服饰文化。生:我还知道快餐文化、课桌文化。师:不错,课桌文化应该属于什么文化的一部分?生:班级文化、校园文化。师:对于我们大家的生活环境而言,小到班级文化、校园文化、家庭文化,那大的还有哪些文化?生:城市文化、邯郸文化。生(七嘴八舌):邯郸有女娲文化、邺文化、赵文化、磁山文化、梦文化……师:太好了,咱们邯郸又属于中原文化,而我们北方有草原文化,南方有水乡文化,共同形成了我们的中华文化。真是处处有文化!师:汪曾祺先生虽然出生在江苏高邮,但却在北京胡同里生活了四十多年,因此他对北京的胡同有着深厚的感情。他以独特的文化视角审视老北京的胡同,发掘胡同的文化意蕴,他所关注的是胡同文化。今天就让我们一起随着汪老走进北京胡同,了解一下他的“胡同文化”。请同学们齐读课文,然后找出答案。(学生齐读课文)生:我们通常说的北京的市民文化,就是指胡同文化。师:准确!请大家说说这一特殊的文化是由什么决定的。生:胡同、四合院是北京市民的居住方式,也是北京市民的文化心态。师:胡同、四合院决定了北京人的居住方式、文化心态,而这种居住方式、文化心态便是文化。让我们一起翻翻胡同的老照片,看看这北京的胡同是什么样子,有什么特点。(听京韵大鼓《胡同谣》,播放北京胡同照片。)师:请谈谈你对胡同的认识与感受。生:四四方方的,很古朴,很亲切。生:有的窄,还很破,我不太喜欢。师:这是大家对胡同的认识,我们再走进汪老的文章,了解一下他笔下的胡同有何特点。下面请同学们听读课文前四段,边听边画,找出每一段中关于胡同特点的关键句,并尝试概括。(教师范读)生:关键句分别是:“北京城像一块大豆腐,四方四正”:“胡同的取名,有各种来源”;“有名的胡同三千六,没名的胡同数不清”;“总是安安静静的”。师:能不能试着概括一下?最好用一个字。生:“北京城像一块大豆腐,四方四正”就是“正”,“有名的胡同三千六,没名的胡同数不清”就是“多”,“总是安安静静的”就是“静”。师:太简洁了,那“胡同的取名,有各种来源”又该如何概括呢?生:……师:“取名有各种来源”,给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些?生:石老娘胡同、大哑巴胡同,尤其是王寡妇胡同、狗尾巴胡同、羊尾巴胡同。师:这么多胡同,它们的名字有什么特点?……我将他们的名字改一下,石老娘胡同改名为“石大夫胡同”,大哑巴胡同改为“残疾人胡同”(生笑),王寡妇胡同改为“单身贵族胡同”(生大笑),狗尾巴胡同、羊尾巴胡同改为“皇城美食街”(生大笑)。生:老师,我明白了,从这里可以看出原来的名字有市民气息。师:具体点,用一个字就是——生(齐说):俗!(笑)师: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北京胡同这些独有的特点——走向“正”、命名“俗”、数目“多”、环境“静”,会造就出怎样的文化呢?请同学们自由地大声朗读第6至12段,并思考:长期生活在这种环境中的北京人形成了怎样的生活习惯与思维方式?找出关键句并概括。(学生自由读)生:“封闭的文化”,“安土重迁,不大愿意搬家”:“很讲究‘处街坊’”;“易于满足,他们对生活的物质要求不高”;“爱瞧热闹,但是不爱管闲事”:“精义是‘忍’。安分守己,逆来顺受”。师:能够抓住每段话的首括句来概括,提纲挈领,你很聪明。其他同学有没有不同意见?生:我觉得第七段的主旨句应该是该段最后一句——“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师:是啊,这两句在同一段中出现,而且明显矛盾,那么到底北京人喜不喜欢处街坊?生:不喜欢。师:你是如何知道的?生:从“北京人也很讲究‘处街坊”’中的“也”,“但是平常日子,过往不多”中的“但是”,以及段尾的“此外”可以看出。(学生点头)师:太细心了,看来虚词不“虚”呀!(生笑)胡同文化的形成是由于“封闭”,而精义是“忍”。下面请大家试着抽取关键句中的“四不”来概括胡同文化的特点,比如第六段我抽取“不愿搬家”,那其他三段呢?生(齐):“过往不多”“要求不高”“不管闲事”。师:刚才让同学们自由朗读的几个段落,大家读完后有什么感受?生:口语化,写得有点随意。生:总觉得不太像文章,好像在拉家常。(生笑)师:说得好!这正是汪老的追求,他说“我希望把散文写得平淡一点,自然一点,家常一点”,因此他的文章京味十足,富有生活气息。请看刘锡庆先生对汪老文章的评价:“(汪曾祺的)文字工夫极深,可谓不温不火,炉火纯青。这些文字不是‘大白话’,更不是‘白开水’,而是雅俗杂糅,是陈年佳酿,越品越有味。”(《散文:五十年的沉浮与成就》)师:“陈年佳酿,越品越有味”(重读“品”字),看来读汪老的文章得怎样才好?生(齐):品!师:下面请同学们选出你最喜欢的段落来品一品。生:我最喜欢第八段中的前几句:“有窝头,就知足了。大腌萝卜,就不错。小酱萝卜,那还有什么说的。臭豆腐滴几滴香油,可以待姑奶奶。虾米皮熬白菜,嘿!……”师:梁实秋先生说“窝头是贫穷的象征”,北京人真的就爱吃窝头?生:不是,下面又说大腌萝卜小酱萝卜、臭豆腐滴香油、虾米皮熬白菜,说明有更好的。师:这一段写得好,生动地说明了北京人易于满足的特点。大家想想,刚才说的这几样东西顺序能不能颠倒?比如说改成“有大腌萝卜,就知足了。虾米皮熬白菜,就不错……”生:不行。前面“窝头”是主食,后面是副食。即便是副食之间也不能颠倒,一种副食代表一种生活档次、一种生活质量。师: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生:评价语言的变化:“就知足了”“就不错”“那还有什么说的”“可以待姑奶奶”“嘿”。师:我这里还有一个版本比汪老这个更简洁,你看如何?“有窝头,较好;大腌萝卜,好:小酱萝卜,更好;臭豆腐滴几滴香油,很好;虾米皮熬白菜,最好!”(生大笑)生:不好。这样改少了京味,缺乏生活气息,而且评价太单一,远没有原来的丰富,有情趣。师:是啊!这些评语看上去是平常话,但句句匠心独运!大家觉得哪个评语最有味道?生:我最喜欢“臭豆腐滴几滴香油,可以待姑奶奶”,一听就是“京片子”的口吻。(生笑)师:为什么是“姑奶奶”而不是“舅奶奶”“姨奶奶”?(学生沉默)师:大家想想,我们在家里和妈妈不高兴,小嘴一撅,妈妈此时无奈,她会怎样称呼我们?如果你是男孩子妈妈会说:“怎么啦,我的大少爷?”如果你是女孩子她又会说:“怎么啦,我的——”生(齐):小姑奶奶!(生齐笑)生:我明白了,旧社会姑奶奶地位高,难伺候!师:是啊,这么难伺候的人只要有“臭豆腐滴几滴香油”也就应付了。难道这个真那么好吃?生:因为北京人易于满足,觉得这已经是非分之想了。生:老师,我最喜欢“虾米皮熬白菜,嘿!……”我觉得这个“嘿”特有味。师:你说这个“嘿”用得好,能不能将所有的评价语都改为“嘿!”如:“有窝头,嘿!大腌萝卜,嘿!小酱萝卜,嘿!臭豆腐滴几滴香油,嘿!虾米皮熬白菜,嘿!”(生大笑)生:不能,这样不富于变化,太单调,太随意,而且这个“嘿”字本身有着丰富的含义。师:哦?怎么讲?生:这个“嘿”的言外之意是“简直啦”!(生笑)师:那为什么不干脆将它换成“简直啦”?试着读读看。(生读,同学们摇头。)生:没有原来那么丰富、生动。这是北京人物质要求的极致境界,是无法用语言来表达的。师:那你觉得原句应该怎么读,尤其是这个“嘿”?(生读,读到“嘿”时,有些急促,匆匆收尾。)师:大家听听,对这个“嘿!”他读得那么急促有力,一听就知道,他读出来的是“愣头青”“吃饱了撑的”那种“满足”。(生大笑)还有别的读法吗?(生读,读到“嘿!”时语气上扬,且拉长声,很有味道。学生鼓掌。)师:为什么你做这样的处理?生:我想读出一种骄傲和自豪,读出老北京人的“自恋”来。(生笑)师:老师也想尝试读一读。(师读,读到“嘿!”时语调向下,且拉长声,读出高兴。学生鼓掌。)师:大家能听出老师的理解吗?生:您读出的是北京人的满足感,吃饱了偷着乐,好像在说“就我吃到了,别人边儿呆着去!”(生笑)师:于我心有戚戚焉。(生笑)看来我们的理解不同,朗读的处理也各不相同。大家找找看,文中还有哪些这样传神的京韵描写?生:第11段中的对话:“还有个章法没有?我可是当了一辈子安善良民,从来奉公守法。这会儿,全乱了。我这眼面前就跟‘下黄土’似的,简直的。分不清东西南北了。”“您多余操这份儿心。粮店还卖不卖棒子面?”“卖!”“还是的。有棒子面就行。……”师:好。请同桌之间分角色朗读,品味人物感情,然后表演。(学生表演,积极性极高。)师:注意,在这段话中有个省略号,请大家发挥想象,根据语境补上一句话。生:咱活着不就是为了个棒子面吗?知足吧!生:穷忍着,富耐着,睡不着眯着!生:忍了吧,您哪!(生笑)师:北京的胡同里上演过多少这样让人回味的生活剧啊,可惜如今的胡同却在一步步淡出我们的视野,走下历史舞台。请同学们齐读最后三段,边读边画出关键句,看看作者对胡同文化的衰落、消失表达了怎样的感情。(学生齐读)生:从怀旧、伤感、无可奈何中可以看出一种温柔的惆怅。师:很好。但那是不是说汪老已经沉浸在这种苦闷中不能自拔了呢?从哪儿可以看出来生:没有,从“西风残照,衰草离披,满目荒凉,毫无生气”“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席卷之下,胡同和胡同文化总有一天会消失的”两句中可以看出。师:是啊!汪老耳濡目染了北京文化几十年,胡同不仅是他的生活家园,更是滋养他的文化土壤,那里的一草一木、一朝一夕无不蕴藏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无不寄予着汪老对传统文化的浓浓眷恋。因此无奈中有怀念,批判中有失落。但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下,胡同必将走向衰落,这是历史的必然。对此汪老是达观的,他保持了一份清醒、一份超脱。师:好吧,面对这衰落的胡同,就让我们道一声:再见吧,胡同!再见吧,胡同文化!再见吧,同学们!(生笑)生(齐):再见吧,老师!(生笑)问题:(1)概括这堂课的教学目的。(2)划分并列出这堂课的教学步骤。(3)运用阅读教学方法理论对这堂课主要运用的“问答法”进行分析、评述。
【正确答案】:(1)①概括胡同文化的要义,培养学生提取信息和概括信息的能力。②分析胡同文化的成因,揣摩课文自然闲适的语言特点。③领会作者面对胡同文化的衰落所流露的感情。(2)①介绍作者,导入课文;②学生齐读课文,整体感知并谈谈对胡同的认识与感受;③教师范读课文前四段,让学生听读课文,找出每段中关于胡同特点的关键句,并尝试概括;④学生朗读第6至12段,找出关键句并概括胡同文化形成的原因;⑤学生齐读最后三段,找出关键句并体味作者对胡同文化的衰落、消失所表达的感情。(3)问答法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精神和积极思考的习惯以及口头交谈、对话的能力;同时也有利于教师及时获得反馈信息,调整教学内容策略,改善教学活动。这堂课始终贯穿问答法,教师引导学生通过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逐步解疑,培养学生的阅读智能。联系课例进行分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