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背影》教学设计,结合本教学设计完成后面的题目。
《背影》教学设计
环节一
播放音乐《父亲》(低声地),渲染气氛在音乐的节奏声中,教师絮语般地导入:父亲是一颗星,陪我放飞童年的梦想:父亲是一把伞,为我撑起无雨的晴空;父亲是一池湖水,包容我的无知和娇嗔:父亲是一座桥,渡我从悲伤飞向快乐。是啊深情的话语饱含着我们对父亲的爱戴之情,同时也是父亲最真实的写照。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文质兼美的纪实散文,其中也刻画了一位疼爱儿子的父亲,这篇散文就是朱自清先生的《背影》
[设计意图:以歌曲《父亲》为引子,让学生初步感受到父爱的伟大,带领学生进入学习情境,激发学生阅读的欲望,从而引发学生深入地思考让学生体会到父爱的真谛,收到蓄情的效果。]
环节二
1.学生交流作者资料。
2.师生共同交流所搜集的作者资料
朱自清,中国散文家,诗人字佩弦,江苏扬州人,原籍浙江绍兴。1948年8月拒绝接受美国救济粮,贫病交加在北平逝世。著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等
3.学生齐读“作者简介”
[设计意图:给学生创造这样一个交流的机会,一方面让学生对本文作者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另一方面激发学生阅读朱自清先生这篇散文的兴趣,为下面的学习奠定较好的心理基础。]
环节三
过渡:提到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就不得不提到他的《背影》。他成功地描述了“父爱”这个主题。现在,请你谈谈读完这篇文章后,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是啊,《背影》是一支爱之曲,情之歌。她曾使多少人魂牵梦绕,又曾使多少人潜然泪下。文中处处都凝聚着爱,一种细致入微、无处不在的深沉而热烈的爱。
1.言行中看父亲
速读课文,并作圈点勾画,思考:从父亲的角度出发,体会父亲对儿子细致入微的爱。
(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发言,教师点拨归纳:父亲劝我一一嘱咐茶房一一亲自送我一一忙讲价钱一一拣定座位一一嘱托茶房一一为子买橘一一远行回头一一惦记儿孙)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抓住了文中的一条感情线索以这样一个主问题,促使学生自去思考,去探究,从而引导学生在读中求得对课文的初步理解。
过渡:父亲的一个眼神,一个细微动作,一句质朴的话语,一个孤立的背影,一处离别时的回眸,都深深地打动了作者。在这些细致入微的一言一行中,最令你感动的一处是什么,为什么?
2.感动中谈父爱
学生交流最感动的一处,教师总结过渡:的确,文中的父爱堆积如山,处处可见,而其中“为子买橘”可谓是经典之笔,让我们一起走进父爱的世界。
3.细节中悟父爱
(1)看视频片段“为子买橘”,听读。
(2)出示删改后的语段,比较读,问:你认为文中哪一个细节特别打动你,为什么?请再用你的朗读感染其他同学,让他们和你产生共鸣。
【原文片段】
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删改后的语片段】
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要费事些。我要去,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帽子,穿着褂子和棉袍,走到铁道边,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手攀着上面脚向上缩:他身子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流下来了。
(3)同桌相互交流,说一说最打动你的细节。
(4)学生自由读,为个别读蓄情。
(5)配乐个别读,在音乐声中让全班同学得到熏陶。(轻音乐:《y月光》)
(6)配乐齐读,体会文中的细节描写
[设计意图:本设计摒弃了烦琐的基础知识与词典意义的词语解释等形式,着眼于对文本的人文内涵与思想精髓的整体挖掘。]
环节四
1.感受中看儿子
面对父亲的言行,儿子有着怎样的感受?请在文中作点勾画。
2.变化中谈儿子
出示感受的句子,齐读,思考:儿子对父爱的理解有什么变化?
(学生读句子,自由发言。教师总结:儿子对父亲由先前的不理解,到理解再到最后深深地自责,真切的感受,细微的变化让我们感悟到作者对父亲真挚的爱。)
3.美读中悟儿子
美读文章结尾部分,学生配乐读。(轻音乐:《奇迹》)
[设计意图:这一设计是从“我”的角度提出来的,研讨作者父亲态度的变化通变化来寻找作者感情变化的细微之处,从而让学生体会作者对父亲的爱。]
过渡:泪眼婆婆中,一切都变得模糊,唯有那幅沉重而又艰难的背影凝固在眼前。背影”成了父亲最好的诠释,于是《背影》也成了最动人的篇章。看到这篇文章,我们不由想起了自己的父亲。你也一定被父亲深深地打动过,也许是一次送别,也许是一次谈话,也许是一个眼神,也许是一份特别的礼物
环节五
请同学们敞开心扉,写一写你的经历,谈一谈你对父爱的理解。(可以用一个关于父亲的故事,可以用一首脍炙人口的歌,也可以用一首隽永的小诗…)
[设计意图:在写作过程中,轻声播放萨克斯音乐《奇迹》,创设情境,让学生模仿作者的手法,在和谐的气氛中练笔,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提高写作水平:在作品展示过程中,教师积极地鼓励,让学生充分体验成功的快乐。]
教师总结:
难以忘记
凛冽寒风中你送来的厚厚冬衣
难以忘记
远行时你那不经意的回头
更难以忘记
买橘时你那蹒跚的背影
同学们,我们不应该是“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从现在起,我们应该以自己的实际行动,用自己优异的成绩去安慰父母那颗“可怜”的心因为面对父母的养育和爱护,一切豪言壮语都显得如此的苍白与无力。
[设计意图:总结部分是教师对学生表述的概括和总结,目的是让学生明白父母对子女是无所求的,但是,作为子女应该明白自己对父母的责任和义务,从而达到深化主题的作用。]
环节六
以“父爱”为题,写一个片段。(要求:注意细节描写的运用。)
[设计意图:布置作业是趁热打铁,让这种感受变成学生富有创造性的具体实践。]
(1)概括本节课的教学目的。
(2)概括本节课六个教学环节的内容。
(3)本节课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除传统教学媒体外,在教学过程中还穿插音乐和视频的运用。请结合教学设计分析教学媒体对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意义。
【正确答案】:(1)①通过比较阅读,学习传神的细节描写
②有感情朗读课文,品读词句,体味字里行间所表现的父子深情
③珍爱亲情,培养感恩父母的中华传统美德。
(2)①以音乐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②简介作者,为接下来的学习做铺垫,同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③研读描写父亲的部分,从描写父亲言行的语句、文中最令人感动的一处、“为子买橘”的细节描写等方面引导学生理解父亲的形象和父爱的深沉。
④研读描写儿子的部分,从描写儿子心理感受、儿子对父爱理解的变化和儿子对父亲的爱等方面引导学生理解儿子对父亲的爱。
⑤倡导学生以活泼的形式表达对父爱的理解。
⑥布置作业,以读促写。
(3)①视听结合,有助于加强阅读教学的效果。如导入新课时播放音乐《父亲渲染气氛,能让学生尽快进入学习情境,并激发学生阅读的欲望。
②缩短学程,有助于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如组织学生观看视频片段“为子买橘”,让学生多感官配合学习,较好理解课文内容,有助于缩短学时,提高效率。
③耳闻目睹,有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音乐和视频使得教学内容有声有色,栩栩如生地展现出来,能大大激发学生阅读研讨作品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