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例说明语言崇拜的表现,并做简要评价。
【正确答案】:(1)语言崇拜。原始人类赋予语言一种神秘的力量,认为它可以改变自然、社会和人的命运,对它奉若神明,这就是语言崇拜。语言崇拜起源于语言巫术,在巫术中,用咒语就可以降妖除魔,这样语言就有了特殊的魔力。人们相信人的灵魂附在人的名字上,叫一个人的名字就可以把他的灵魂召去,在《西游记》和《封神演义》中都有叫人的名字把人的灵魂招去的描写。中国人的语言崇拜有很多表现,我们在这里谈谈语言运用中的趋吉避凶和对姓名的避讳。(2)趋吉避凶是每个民族都有的习俗,而利用语言进行趋吉避凶则反映了人们对语言的崇拜。(1)利用同音词进行谐音取义,委婉地表达自己的心愿,就是常用的语言崇拜方式。例如,人们希望“年年有余”,因“鱼”与“余”同音,因此“鱼”就特别受宠:春节时,人们往往要吃鱼来预祝年年有余,而且一般不能把鱼吃完,否则就是无鱼(余)了;在年画中,往往以“鱼戏莲叶间”作为题材,因“莲”谐音“连”,“莲”和“鱼”谐音“连年有余”。(3)回避凶险是人们语言崇拜的另一种表现方式。①在利用谐音构成吉利的同时,人们也利用谐音避开一些与“凶险”义相关的词语,这就是语言禁忌。禁忌在古代的社会生活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据统计,广州话忌讳的词是很多的,人们常用谐音的方式避忌,如“空屋”叫“吉屋”,因“空”与“凶”同音。②通过字形进行避讳的有缺笔、拆字、删字等。缺笔避讳即将讳字的最后一两个笔画省略,如唐代把“世”写作“卅”,把“民”写作“展”。拆字避讳是将讳字拆开,取其中的一部分来代替讳字,如北魏孝明帝名诩,尉诩便改名作羽;五代晋君主名叫石敬瑭,于是姓敬的须改姓文。删字避讳是指姓或名如果是由两个字组成,就将犯讳的那个字删掉。姓“淳于”的为了避唐宪宗讳,改姓“于”。③通过字义进行避讳,指用同义、近义字代讳字。秦庄襄王名子楚,于是秦国讳“楚”,称“楚”国为“荆”。④通过字音进行避讳,指通过同音字、近音字代替讳字。司马迁的父亲名谈,司马迁在《史记》中改“张孟谈”为“张孟同”,改“赵谈”为“赵同”。避讳的规定是很严格的,连“观世音”菩萨也要服从禁忌,为了避唐太宗李世民的“世”字,她只好改称“观音”了。在等级差别森严分明的时代,触犯尊者名讳被视为扰乱封建秩序,是绝对不允许的。语言崇拜源于巫术,是一种迷信,这是我们对这一事项本质的认识,但因为它已深入到人们的生活中,并形成了许多民间俗信,成为一种礼仪,因此我们又要“入境问禁”、“入乡随俗”,尊重和理解人们趋吉避凶的心理和习惯,以便与人更好地交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