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一)教育行政学的教师发给学生一则案例,要求大家就案例中所反映的问题展开讨论,案例的梗概是这样的:7月中旬的一天,某市一中专学校收到经过省、市两级教育委员会批转的、由国家教委发布的关于加强学校春季卫生保健,预防多发病、传染病、流行病的通知。国家教委的发文时间为3月24日。省、市教委在其批文中都指出,学校春季卫生保健十分重要,国家教委的通知是及时的,望各学校认真学习和领会通知精神,采取各种有效措施贯彻通知要求。国家教委通知的主要内容如下:目前已进入春季,气候转暖,正是各种多发病、传染病容易流行的季节。为了保证学生身体健康,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大、中、小学校都应当十分重视学校春季卫生保健,预防多发病、传染病在学校发生。一旦发现病情,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防治,以免广泛流行、传染,造成严重后果。……请你就以上案例谈谈你的看法。(案例二)一个县教育局的内部机构处置某县面积有2000平方公里,人口近40万人,全县山区、平原各占50%左右,经济发展在全国各县中属于中等偏上水平,既不属于经济十分发达的地区,也不是经济落后的贫困县。全县有中学45所,小学300所。1966年以前由县文教卫生局负责领导本县的文化、教育、卫生工作。文教卫生局内设教育科、文化科、卫生科、计划财务科和办公室,全局共有工作人员28人。后来,文教、卫生分设,县里建立文教局,负责领导管理本县文化教育工作。90年代初,文化、教育分设,建立县教育局,同时为开展成人教育,县里又增设了成人教育局。以后,县教育局内部机构共有幼儿教育科、小学教育科、中学教育科、体育卫生科、人事科、保卫科、计财科、审计科、老干部科、行政办公室、党委办公室、教育工会、团委、招生办公室、职业技术办公室、校外教育办公室。教育局有正局长一人,副局长四人,科长、办公室主任都是按照正职一人,副职两人配制的,县教育局共有工作人员110人。这个县共有15个乡和11个镇。自80年代末开始设立乡、镇教育委员会,乡、镇教育委员会主任由主管教育的乡、镇长兼任。副主任两人,由乡(镇)教育助理、乡(镇)中小学校长担任,乡(镇)中学校长、小学校长和各村村长为委员。每月召开会议一次,研究本乡教育工作,如果有临时重要工作还可另行召开会议。日常工作由乡(镇)教育助理、乡(镇)中心小学校长和乡(镇)中学校长负责。请你根据所学的知识,就上述机构的设置与改革谈谈你的看法。
【正确答案】:该案例反映了我国教育行政体制的一个典型特征,即集权的直接管理。同时也反映了集权体制的某些惰性,即教育指令的下达,需通过层层的教育行政部门,学校的汇报工作,也需通过垂直渠道,向上逐级汇报,这种行政程序和手段耗时费力,行政效率低下。其实,这项工作根本不需要国家教委来发布通知,这也说明了我们的教育行政体制的改革,必须下放一些权力,中央一级的教育行政机关不能也不可能什么都来管;要改革,必须由集权走向集、分权相结合的道路,即简政放权。再者,就该通知的传播手段来讲,未免有点落伍,许多信息传播技术已经被应用到教育行政的管理之中,完全可以利用广播、电视等传播媒体来传播,使通知精神在最短的时间内传达到。(案例二)答:该案例反映了我国地方教育行政机构本身的实际情况。教育行政机构设置,人员配备等缺乏严格统一的规定,单位机构臃肿,层次重叠,部门之间职能交叉,教育行政机构随意增设非常机构(如该案例中,教育局设立的老干部科等),从而造成人员冗杂,人浮于事,办事效率低下的后果。针对以上情况,该县和乡的教育行政机构需要进行改革。首先,要遵守机构改革,必须精兵简政,转变政府职能的基础上,按照政企分开和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进行改革。第一,认真做好地方教育行政机构的职能确定工作。把应当由下级行政机构和学校负责处理的事情交给下级机构和学校处理。针对该县,我们需对县教局、成人教育局、文教卫生局等的职责进行界定。然后来决定其取舍,其实一个县只有教育局就可以了。第二,在确定职能的基础上,对其总体任务进行分解,确定其各项具体任务;根据专业和功能的需要,具体任务的大小确定机构的组织机构,确定各部门的职责权限,明确各部门之间的相互关系,解决好重叠交叉的问题,做到合理设置机构,做到合理分工、任务明确、精简机构、理顺关系、协调配合。比如,该县的成人教育局根本就不必要,教育局内的保卫科、审计科、老干部科、教育工会、校外教育办公室根本就不能有;其他的,该合并的也应该合并。第三,要根据各机构的要求和职责权限、专业和功能以及任务量的大小,确定人员编制,尽量使用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体现质与量的统一。第四,认真推行公务员制度,利用考试来聘用优秀人才,而不是直接由村长等来担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