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2010年我国发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该纲要自2008年8月启动制定工作以来,已有数千名专家和各方人士参与调研;2.3万余人次参与座谈和研讨,形成500多万字调研报告;专家、学者、校长、教师、家长、学生等社会各界人士都参与其中,通过各种渠道发表意见建议。《纲要》草案公开征求意见期间,共收到意见建议27855条,其中电子邮件8317封,信函1064封,教育部门户网站网友发帖18 474条。此外,从媒体和网络收集的报道评论与意见建议249万多条,这些
案例:2010年我国发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该纲要自2008年8月启动制定工作以来,已有数千名专家和各方人士参与调研;2.3万余人次参与座谈和研讨,形成500多万字调研报告;专家、学者、校长、教师、家长、学生等社会各界人士都参与其中,通过各种渠道发表意见建议。《纲要》草案公开征求意见期间,共收到意见建议27855条,其中电子邮件8317封,信函1064封,教育部门户网站网友发帖18 474条。此外,从媒体和网络收集的报道评论与意见建议249万多条,这些意见和建议对于修改、完善规划纲要,推进教育改革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问题:试运用教育规划的相关理论和知识,分析《纲要》的准备和制定阶段的程序是否合理。
(要求回答观点明确,须有较深人的分析过程)
【正确答案】:(1)《纲要》的准备和制定阶段的程序符合教育规划的基本要求。
(2)20世纪90年代以后,教育规划的主体呈现出多元化趋势,从材料中可以看出《纲要》启动制定工作以后,有数千名专家和各方人士参与调研,专家、学者、校长、教师、家长、学生等社会各界人士都参与其中,通过各种渠道发表意见建议。《纲要》的制定在收集信息过程中,体现了多元主体的参与。
(3)广泛的调查研究,是教育规划制定中最基础的,也是最重要的工作,也就是说,教育规划的制定必须建立在科学、广泛、系统的调查研究与充分、可靠、完整的信息收集的基础之上,材料显示,在《纲要》的制定过程中,制定主体进行了广泛、系统、全面的调查.
(4)教育规划方案的选择与决策环节,应以民主决策取代家长式专断决策或专家个人决策。通过广泛听取社会各界人士的意见与建议,充分的民主讨论来提高方案选择的可靠性与民主化的程度。《纲要》制定主体公布《纲要》草案,公开征求意见,并收集到各方人士的很多意见,对草案的修改,完善发挥了积极意义。
(注:观点基本一致,表述不同,可酌情给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