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人格心理学家说:“家庭对人的塑造力是今天我们对人格发展看法的基石。”西蒙斯所著《亲子关系动力论》(1949)一书,详细论述了父母对孩子的各种反应(如拒绝、溺爱、过度保护、过度严格)及其对人格所产生的后果。他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儿童人格的发展和他(她)与父母之间的关系息息相关,这是最重要的一个结论。这意味着当我们考虑亲子关系时,不仅要注意它们对造成心理情绪失调和心理病理状态的影响,也得留意它们与正常、领导力和天才发展的关系。”教育学家陶行知说:“教人要从小教起。幼儿比如幼苗,培养得宜,方能
一位人格心理学家说:“家庭对人的塑造力是今天我们对人格发展看法的基石。”西蒙斯所著《亲子关系动力论》(1949)一书,详细论述了父母对孩子的各种反应(如拒绝、溺爱、过度保护、过度严格)及其对人格所产生的后果。他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儿童人格的发展和他(她)与父母之间的关系息息相关,这是最重要的一个结论。这意味着当我们考虑亲子关系时,不仅要注意它们对造成心理情绪失调和心理病理状态的影响,也得留意它们与正常、领导力和天才发展的关系。”教育学家陶行知说:“教人要从小教起。幼儿比如幼苗,培养得宜,方能发芽滋长,否则幼年受了损伤,即不夭折,也难成材。”请结合案例分析家庭环境因素对人格形成的影响。
【正确答案】: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不仅具有其自然的遗传因素,也有着社会的“遗传”因素。这种社会遗传因素主要表现为家庭对子女的教育作用,“有其父必有其子”的话不无道理。父母们按照自己的意愿和方式教育着孩子,使他们逐渐形成了某些人格特征。研究者把家庭教养方式分成三类,这三类方式造就了具有不同人格特征的孩子:(1)第一类是权威型教养方式,这类父母在对子女的教育中表现为过分支配,孩子的一切均由父母来控制。成长在这种教育环境下的孩子容易形成消极、被动、依赖、服从、懦弱的性格,做事缺乏主动性,甚至会形成不诚实的人格特征。(2)第二类是放纵型教养方式,这类父母对孩子过于溺爱,让孩子随心所欲,父母对孩子的教育甚至达到失控状态。这种家庭里的孩子多表现为任性、幼稚、自私、野蛮、无礼、独立性差、唯我独尊、蛮横胡闹等。(3)第三类是民主型教养方式,父母与孩子在家庭中处于一个平等和谐的氛围中,父母尊重孩子,给孩子一定的自主权,并给孩子以积极正确的指导。父母的这种教育方式使孩子形成了一些积极的人格品质,如活泼、快乐、直爽、自立、彬彬有礼、善于交往、容易合作、思想活跃等。由此可见,家庭确实是“人类性格的工厂”,它塑造了人们不同的人格特征。家庭是社会文化的媒介,它对人格具有强大的塑造力;父母的教养方式直接决定孩子人格特征的形成;父母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表现出了自己的人格,并有意无意地影响和塑造着孩子的人格,形成家庭中的“社会遗传性”。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