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教师劳动的特点。
【正确答案】:教师劳动是整个社会劳动的组成部分,属于一种特殊的劳动范畴,劳动成果不是一般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而是具有一定文化知识和思想观点的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因此,教师劳动具有和其他社会劳动不同的特点。(1)复杂性、创造性教师劳动是复杂劳动。这种复杂性首先表现在教师劳动目的的全面性和劳动任务的多样性方面。教师劳动的目的是使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这一目的决定了教师劳动任务的多样性。教师不仅要教书,还要育人,不仅要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培养技能,还要发展智力,培养一定的思想品德,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复杂性还表现在劳动对象的千差万别上。教师的劳动对象是活生生的、千差万别的儿童和青少年,他们每个人都具有自己的思想特点和情感特征,他们来自不同的家庭,具有不同的成长经历、个性特征和兴趣爱好。教师既要根据课程和教学的一般要求,教给学生必需的科学文化知识,又要从学生实际出发,针对他们的个性进行教育,形成具有不同个性特征的精神世界丰富的,同时又能够适应社会,为社会所需求的人。教师劳动还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这种创造性的主要表现不同于科学家在未知领域的探索和发现,而是体现在创造性地运用教育教学规律,在复杂多变的教育情境中塑造发展中的人。(2)连续性、广延性这是指教师劳动具有时间的连续性和空间的广延性。教师劳动没有时间和空间的严格界限,它既不像工人那样,一关电门便可中断生产过程,也不像农民那样,有范围清楚的田地或园林,教师劳动与上述劳动差别较大,班上、班下,校内、校外,都是教师劳动的时间和空间。(3)长期性、间接性教师劳动的成果是培养合格人才,而人才培养的周期较长。工人、农民在短时间内可以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而教师看到自己的成果往往需要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教师要把一个天真烂漫的幼儿培养成具有科学文化知识和技术,具有一定思想品德和健全体魄的合格的社会需要的人才,决不是一蹴而就的。在具体的教育活动中,一项文明习惯的养成,一种不良行为的矫正,经常需要多次的反复,长时间的努力。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即是这个道理。如同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教育工作的最后结果如何,不是今天或明天就能看到的,而是需要很长时间才能见分晓的,你所做的、所说的和使儿童接受的一切,有时要过5年、10年才能显示出来,特别是中小学教育是打基础的阶段,教师的教育影响当时不一定就能显示出来,往往要反映在学生对高一级学校的适应中,甚至反映在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的成就上。工人、农民的劳动结晶是机器、庄稼,是劳动的物化;教师的劳动结晶是学生的知识、才能和思想品德的逐步形成和建构。学生进入社会后,运用教师传授的知识才能创造物质和精神财富。这就是说,教师劳动不直接创造财富,而是以学生为中介实现教师劳动的价值,这就是教师劳动间接性的特点。(4)主体性、示范性教师的劳动手段是教师自身,是凝结在自身的知识、智慧、才能、思想品德等。教育、教学过程就是将教师自身掌握和具备的知识、才能、思想品德等转移到学生身上的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教材、教具,只有教师完全掌握,化为教师自身的东西,才能够传授给学生,这是教师劳动的主体性和教师在教育过程中主导作用的体现。教师劳动示范性的特点是由学生年龄特征决定的,在中小学生身心发展过程中,教师是具有深刻影响力的成人,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可能成为学生模仿的对象,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影响逐渐从外部的和表层的转向为内部的和深层的,但这种影响始终存在。学生们总是乐于接受教师的教诲,希望得到教师的注意、关怀和鼓励,愿意以教师为表率。因此,教师的人品、才能、治学方法以至于世界观,对学生影响很大,它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人们常说,教师是以自己的人格力量影响学生的,身教重于言教。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都是说明教师必须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较之许多其他职业,教师需要更多地约束自己的言行,更多地注重个人的品德修养,甚至更多地讲究风度仪表,这些正是由于教师劳动示范性的特点所决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