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德育个体性功能中的个体生存功能。
【正确答案】:人类个体要生存首先要服从生存的原则。所有的生命个体要存活都要服从客观规律,遵循与环境交换的“经济原则”,即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报酬。经济原则实际上渗透在人类生活的所有领域。心理学证明,即使是直觉、情感、潜意识活动之中,这种经济原则都是潜在地存在的。人固然要超越自然生命,但人又必须生活在自然生命的具体之中。这是人的现实之一。德育必须直面这一现实。德育对于个体生存的贡献是什么呢?德育的核心任务是要赋予每一个个体以科学的价值观、道德原则和行为规范等。这些观念、原则、规范看起来似乎是约束个体的异己的东西,然而却正是这些异己的东西才能够使个体在社会性(即现实性)的生活中生存下去,同时也由于具有充分的社会性,个体才能禀赋社会所给予他的力量,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特定任务。伦理规范等其实是一代代人在人际关系调整方面智慧的积淀,是人类文明的宝贵遗产的一部分。拒绝它就是拒绝生存的经济原则。所以从类的角度看,伦理规范乃是人自己为自己立法,是内在而非外在的东西。只有使个体作为类的主体站在与类同一的角度,德育才能使其顽强的疏远性得以克服。讳言功利、只讲片面的牺牲与奉献是德育的病态。如果否定“德福一致”的总体原则,道德规范等如果被教授为牺牲,对个体的生存一无贡献,这种德育的内容就和整个德育模式一样是虚幻的。当然,讲德育促进个体生存的功能或“德福一致”的原则并不是要否定道德的超功利本质。道德就其本质而言是对个体无限欲望极其可能导致的全面人际紧张的一种超越性的价值系统和规范体系。道德的本质是利他的。但是客观上、总概率上伦理、政治智慧又的确是有利于个体的生存及其质量的提高的。否定德育的超越性本质,德育将是非道德的;无视德育的生存价值,违背事实,也扼杀德育的生动性,有违德育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