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规律。
【正确答案】:(1)青少年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和阶段性研究表明,青少年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的特点。不仅整个身心发展表现出一定的顺序,身心的发展个别过程和特点的出现也是如此。从心理而言,青少年的发展总是无意注意到有意注意,从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逻辑思维;从生理而言,大肌肉群的发育先于小肌肉群,身高体重的增加先于骨化过程的完成,整个身体的发展是按着从头部向下肢和从中心部位向全身边缘方向进行的。青少年身心发展所表现出来的由低级到高级、由易到难、由具体到抽象的原则,循序渐进地促进青少年的发展,不可“揠苗助长”,“凌节而施”,否则,欲速不达,教育的作用就会受到影响。青少年的发展具有阶段性,不同年龄阶段的发展具有不同的特征。例如,童年期其思维的特征是形象思维为主,情感的特征是形于外且不稳定,起伏性较大;而少年期则不然,他们的思维已过渡到以抽象思维为主,情感的特征是比较深刻、稳定,同时像道德感和理智感这类高尚的情感在他们的情感生活中已占据重要位置。青少年身心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要求教育工作者必须区别对待学生,绝不可“一刀切”,既不能把小学生作中学生对待,也不能将中学生降格为小学生。教育内容的确定、教育方法的选择都必须从本阶段青少年身心发展一般特点出发,使全部教育和教学工作在青少年发展的不同阶段表现出相应的特点。(2)青少年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青少年身心发展速度是不均衡的。这种不均衡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指青少年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其身心发展是不均衡的。例如,青少年的身高体重在其全部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两个高峰时期。在这两个高峰期内,身高体重的发展较之其他阶段快得多,大脑的发育也是如此。研究表明:人在出生后的第5个月到第10个月之间,大脑的发展最迅速,其后大脑的发展又经历了两个加速期,一个是在五六岁左右,一个是在13岁左右。发展的不均衡性表现的另一方面,是就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同方面而言。研究表明,青少年身心的不同方面所达到某种发展水平或成熟的时期是不均衡的,有的方面可能在较早年龄阶段就达到了较高发展水平,而有的方面要达到这种发展水平就会晚一些。(3)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稳定性和可变性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稳定性,是指在一定社会和教育条件下,其身心发展阶段、发展顺序和每一阶段变化过程及速度,大体上是相同的。但另一方面,青少年身心发展又是可变的,它表现在不同社会,或同一社会的不同的发展阶段,同一年龄的青少年,其发展水平是有差异的,同时又是可变的。可变性是绝对的,而稳定性则是相对的。但是显著的变化要依靠相对的静止状态来准备条件。特别是在目前,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人类知识总量成几何级数猛增,现代青少年与几十年前的青少年相比,无论是身体的发展还是心理的发展,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原来在较晚年龄阶段才能出现的心理特征,现在普遍提前一至二年就出现了。面对这种情况,必须及时调整和改革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创造良好的教育条件,加快青少年的发展速度。(4)青少年身心发展具有个体差异性由于遗传环境和教育因素的不同,青少年身心发展存在着个别差异。这种差异性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指同一年龄阶段的儿童在同一方面发展的速度和水平各不相同。例如,同是小学低年级学生,有的逻辑思维能力已达到较高水平,意义识记能力较强;而有的仍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意义识记能力也较差。在生理方面,这种差异同样十分明显。国外一个研究报告曾作这样的估计:当一年级的教师遇到他班上年龄差不多都是6岁的孩子时,他事实上面对着一群能力不同的儿童,从他们准备状况的差异来说,实际上是从3岁到11岁。其二,是同一年龄阶段的儿童在不同方面的发展水平存在着差异。例如,有的儿童形象思维占优势,有的儿童逻辑思维发展较好;有的儿童情感深沉、持久,而有的儿童则表现为奔放、热烈;有的儿童在注意的广度上具有明显优势,而有的儿童则能根据目前任务的变化,迅速实现注意的转移……如此等等,各具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