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菜价追踪》的写作特色。
分析《菜价追踪》的写作特色。
【正确答案】:跑出来的好新闻
——析《莱价追踪》
西方有句很形象的比喻:“用脚丫子写新闻。”《菜价追踪》应该是用“脚丫子”写出来的新闻。
1994年春,北京市菜价上涨,老百姓对此颇有怨言。新华社记者没有放过这种柴米油盐的生活“小事”,而是追根寻源挖出菜价上涨的真正原因,找出矛盾所在。真正做到了贴近生活、贴近百姓,也给有关管理部门提供了可靠的参考依据,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
整篇通讯的结构非常简单清晰,即“顺藤摸瓜”式。记者从蔬菜的产地开始,途经千余里,对菜农、蔬菜购销公司、批发商、菜贩等各个环节都进行了深入调查,掌握了翔实的第一手数据。在文中,记者尽可能让数字说话,让采访对象发言,自己不直接作多余的评价意见,而是寓褒贬于字里行间。记者在寿光蔬菜批发市场抄录的当日每公斤蔬菜价格很有实证性。记者到北京大钟寺等销售区发现每公斤蔬菜的产区与销区的价格差最高的竟达250%。“二道贩子”“三道贩子”“炒菜”,是蔬菜价格高涨不下的主要原因。这一结论正是记者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地摸底得出的。
从本文可以看出,优秀的新闻作品往往是“跑”出来的,而不单纯是“写”出来的。尤其是分析和揭露现实中存在的问题时,一定要以事实为依据。当然,记者本身的政策理论水平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对记者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也是至关重要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