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为下列新闻配一篇200~250字的编后(要有题目)大学生村官的融入2008年3月,顺康顺利地通过了村官选拔,分配到了市郊某镇。城里来的大学生新村官,自然成了"围观"对象。上岗第一天,一个农家老汉就来出难题:"城里来的大学生,我考考你,晓得'地'是怎么分的哈?"一下子难倒了顺康。于是,这个学法律的城里孩子,除了践行"将课堂中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工作生活中去",还让自己在最短的时间内"专"起来。他把一册《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翻了又翻,平时家访也带着。国家有了新政策,他就第一时间找资料研习,帮着村里的老老少少讲解,又把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拿来和大家探讨。渐渐的,村里因为土地纠纷闹事的少了,而把顺康当老师当朋友的村民多了。当然,想要真正融入农村,只了解政策是不够的,顺康在工作中越发感觉到,"要像农民一样思考才行"。2008年末,村里正宣传"精神文明建设",顺康提议做一本印上标语的挂历,又适合新年送到家家户户。但是后来根本没有做成挂历,取而代之的是分发给每家每户一个印标语的脸盆。一开始,顺康也无法接受,"在我们年轻人来看,送脸盆太土,这是上世纪的物件了"。后来跟村民闲聊时才明白,老村官的"经验老到"。村民说,脸盆可以天天用,挂历不一定天天看;脸盆可以用很多年,挂历最多用一年。顺康发自内心地感到,老村官是个年近五十的庄稼汉,虽然想法可能不如自己出新出奇,却更"接地气"。在农村这几年,顺康生活得也真像个"农民儿子"。他收起大学时的懒散,跟上了村里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步伐,摸透了农家的作息。下班之后,顺康便见缝插针地找时间家访,和村民们聊聊家常。农忙的时候,他还要帮着做农活。对于大多数在市区长大的80后,真没多少跟土地亲密接触的机会。第一次参与分秧,顺康真是手忙脚乱--别的村干部都是把草皮块状的秧盘垒好,再一叠叠捧出去,只有他一会儿伸臂抱着,一会儿用大腿顶着,"别人都是手上有点泥,我是脸上、身上、胳臂上、腿上到处是泥,活像在地里打了个滚!"现在,顺康做农活已熟练很多,最近眼看又要农忙了,"我现在可不仅要分秧,还能帮着测量明沟了!"
【正确答案】:评分标准:题目共2分。准确,给1分,鲜明、简练给1分,作成新闻标题不给分。正文内容共16分。就事论理,给12分,确有独到见解,给2分,文字表达流畅,给2分。以复述新闻内容为主,给6分以下,正文观点错误,给4分以下。正文每少50字减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