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不少发展中国家经济飞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也快速推进。城市化超越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水平,牺牲了农业和农村,造成了严重的“城市病”。结合上述材料说明,中国在城市化中应当注意什么问题?如何防止上述问题的产生?
【正确答案】:(1)城市化的速度要适度,实现城市化与工业化、现代化适度同步发展。从城市化发展模式的选择方面来看,中国特色城市化战略要全面考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市场条件和社会的可承受程度,既要纠正中国过去城市化滞后的缺陷,又要防止部分发展中国家出现的过度城市化的偏差,力求实现城市化与工业化和现代化的适度同步发展。要在促进城市发展的同时,注意农村经济和乡村建设的发展,要统筹规划城乡建设,加强城乡经济的交流和互动,通过城市化促进城乡经济一体化。 (2)合理、集约利用资源,分类引导人口城市化。推进城市化健康发展,一要严格控制土地占用,不能以大量占用土地等资源为代价推进城市化,坚持保护环境和保护资源的基本国策,坚持城市化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切实保护好生态环境和历史文化环境,走可持续发展、集约式的城市化道路。二要分类引导人口城市化。 (3)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形成合理的城市化空间格局。从以城市数量、规模和空间布局结构为标准划分的城市化类型的选择方面来看,由于中国人口众多、地域广阔,不能只搞集中型的大城市化,不可能让大部分人都集中到大城市;由于小城镇缺乏规模效益和集聚效益,也不能只实行分散型的小城镇化。 (4)走市场推动、政府导向的城市化道路,健全城市化发展的体制机制。要通过市场实现城市化过程中各种资源的有效配置,各种资源向城市的流动和聚集,企业和产业在城乡的分布,城镇的建设和繁荣,要更多地发挥市场机制和民间力量的作用,同时,要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 (5)实现城市发展方式的多样化和合理化,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城市建设资金来源和渠道要多元化,除了各级政府加大投资之外,鼓励农民集资建城,可以采取批租土地、有偿转让土地使用权、合资开发、发行债券、投资入股、贷款等多种形式和途径,吸引和筹集更多包括公有、民有、外资和农民的资金,用于城市建设;外延式与内涵式发展相结合,以内涵式发展为主,以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