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输血反应中出现发热反应、过敏反应以及溶血反应的临床表现和防治措施。
简述输血反应中出现发热反应、过敏反应以及溶血反应的临床表现和防治措施。
【正确答案】:发热反应:(1)临床表现:多在输血后15分钟出现症状,有时发生在输血结束后1~2小时。先有寒战继之发热,体温可高达38~41℃,伴有头痛、恶心、呕吐、皮肤潮红,血压多无变化,一般1-2小时后发热反应逐渐消退。在全身麻醉条件下,发热反应常不显著。(2)防治措施:一旦出现症状,应即刻停止输血,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寒战时给予保暖,按医嘱口服阿司匹林或抗组胺药物,必要时肌肉注射异丙嗪或静脉滴注氢化可的松200mg,均可减轻发热。过敏反应:(1)临床表现:过敏反应大多发生在输血后期,轻者仅为皮肤瘙痒或荨麻疹,常在数小时后消退。重者可出现喉头痉挛、支气管哮喘、血管神经性水肿,严重者发生过敏性休克。(2)防治措施:轻者可应用抗组胺药物如苯海拉明、异丙嗪等,反应重者应停止输血,立刻皮下注射肾上腺素(1:1000)0.5~1ml,或同时静脉滴注糖皮质激素。发生喉头水肿者,有时需做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以防窒息。溶血反应:(1)临床表现:通常输人血液10~50ml后即可产生症状,随输血量增加,溶血反应加重。轻者有发热,一过性轻微黄疸及血红蛋白尿。重者寒战、高热、面色潮红,腰背疼痛、胸闷、呼吸困难,心率加快,血压下降等,随后出现黄疸和血红蛋白尿,常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及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甚至死亡。(2)防治措施:当怀疑溶血反应时,应立即停止输血,报告医生同时严密观察病情,遵医嘱做好以下各项检查和治疗:密切观察体温、血压、脉搏、呼吸、尿量及患者反应,记录输血量及做好重病记录;立即取患者静脉血3~5ml,用离心沉淀,观察血浆颜色,若转变为淡红色,说明有多量游离血红蛋白,这是溶血反应的可靠证据;血红蛋白尿有时仅见于患者第一次尿液,注意观察输血后第一次尿标本很重要,3~6小时内取血查血清胆红素,此时血清非结合胆红素已增高;要及时治疗,出现溶血性休克要纠正休克,静脉注入地塞米松或氢化可的松,升压药可给多巴胺,输血浆或右旋糖酐以补充血容量,有少尿者可静脉注射速尿、20%甘露醇以达利尿目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