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案例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小时候,我上的寄宿制幼儿园,一周只有一天可以回家与父母团聚。都说孩子小不懂事,也不记事,但我却不同。那段时光给我留下的记忆很深刻,那是一段压抑多于快乐的时光。我出生3个月就被送到托儿所,两岁半又被送到寄宿制幼儿园,因此很少得到父母的爱抚与拥抱,也无法享受到天天在父母膝前撒娇的幸福。正是这种环境使我特别缺乏安全感,导致我做事胆怯、缺乏自信心。我好像也感觉不到老师对我的喜爱,身边没有要好的伙伴。大班时,我们班来了一位陈老师,虽然她跟我说话不多,但常常向我投来和蔼、关切、期待和信任的目光。在一次骑车比赛中我摔倒、落后时,陈老师给我鼓励、加油。我望着她的眼睛,感受到一股暖流汨汨流入我自卑和敏感的心田。就这样,鼓足勇气重新出发,最后我在比赛中获得了第一名!陈老师兴奋地把我抱起来,在我的小脸蛋上留下了一个深深的吻。我当时“哇”的一声就哭了,陈老师哪里知道,这是我上幼儿园以来得到的老师的第一个吻啊!
从那以后,我从陈老师的眼神里读到的都是温暖,从中获得了信心和勇气,也赢得了同伴的友谊。后来,我受到陈老师的影响,上了幼儿师范学校。毕业后,我也成了一名幼儿园教师。在工作中,我努力做到耐心、细致地关怀每一个孩子,以让他们开心快乐地生活。
我要让我的孩子们感受到这份温暖,感受到我对他们深深的爱。当有孩子不敢举手回答问题时,我会用鼓励的眼神带给他信心;当有孩子回答不出问题时,我会用耐心的眼神安抚他紧张的情绪,当有孩子回答正确时,我会用赞赏的眼神让他体会到被老师肯定的快乐。我始终坚信温柔的眼神会造就身心健康的孩子。
请结合观察学习理论,分析作者幼年生活中父母、教师等重要人物对其职业成长的不同影响,并谈谈观察学习的形成过程。
【正确答案】:(1)观察学习是通过观察他人所表现出的行为及其结果而习得新行为。这种学习不需要学习者直接地作出反应,也不需要亲自体验强化,只要通过观察他人在一定环境中的行为就能完成学习。(2)作者本人的职业成长历程,就是一个持续时间很长的观察过程。作者幼年时候离开父母,托儿所和寄宿制幼儿园生活的经历让他特别渴望温暖。在大班的时候,新来的陈老师给了他这种温暖,因此,陈老师成了他观察、模仿的对象。这一过程就是注意的过程,是学习者在环境中的定向过程。(3)作者选择并吸收了榜样的行为后,就将其以符号形式储存在头脑中。在案例中,虽然经历了若干年,陈老师的形象和行为仍然鲜活于作者的记忆中,这一过程就是保持的过程。当作者步入幼儿园老师这一岗位后,观察学习的过程进入了运动复现阶段。作者将陈老师的示范的范型转化为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实践,这就需要一定的运动技巧,要通过不断地尝试、练习、调整,模仿动作才能越来越准确。(4)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在孩子身上轻易地看到父母、教师等重要人物的影子。这是因为孩子无时无刻不在观察。因此,如果你希望孩子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首先自己应该努力成为这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