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我国师资结构的失衡现象。
【正确答案】:师资结构经常会出现失衡现象,其原因是教师结构中的各种比例关系不符合教育发展的需求和教育内部发展规律的要求。(1)教师性别结构失衡,即男女教师比例失衡。我国教育领域中女教师比例过高的现象随着教育层次的不同而变化.高等学校这种状况不明显;中学普遍状况是女教师比例略高于男教师;小学女教帅比例过高的情.况是相当严重的,在不少学校中男教师的身影当属“凤毛麟角”;幼儿园则是清一色的“女儿国”。由于基础教育领域中女教师的比例过高.造成了学生教育中的一系列令人担忧的不良结果。就学校而言,男性教师过少,使得很多教育教学活动难于开展,甚至于正常工作不能进行。就学生而言,因为缺少男性教帅那种独具特色的教育,在性格品德培养方面必然带来缺陷,个别学牛以致形成主观社会角色错位。全同中小学男女教师比例失调的深层原因还是经济问题。中小学教师收入偏低,社会地位不高。人的社会地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经济地位。既然社会要求男人是强者,是事业的成功者,那么,他当然就不会选择在经济上处于劣势的中小学教师职业。(2)中小学教师的学历结构失衡,不合格教师所f与比重较大。国家教委规定任教教师应具有的学历:小学教师必须是师范学校毕业,具有高中文化水平;初中教师应具有大专文化水平;高中教师应具有大学本科文化水平。用这一学历标准衡量,我国中小学师资队伍构成比例中,不合格教师比重很大。1992年.我国普通小学专任教师队伍中,小学教师学历合格率为82.7%,初中教师学历合格率为55.6%,高中教师学历合格率为49.1%。这一状况带来的直接不良后果是整体教育教学水平不高,影响了对青少年一代的培养。造成中小学教师学历结构失衡既有历史原因,也有现实原因。从历史上看,1949年至1956年,是我国基础教育起步和高速发展的七年,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由20%上升到62.6%,同时,中小学帅资总体水平急剧下降。到60年代中期,尤其是“文化大革命”以后,中小学教师的正常来源几乎断绝。“文革”后的教育恢复和发展时期.合格的教师寥寥无几,只好降格使用。从现实原因考察,由于教师地位不高,不仅师范院校缺乏高质量生源,而且学历不合格者仍在时时流进教师队伍。(3)教师队伍的年龄结构失衡。师资结构的实际情况是老中教师比重偏大,而青年教师比重偏小,老、中、青的比例是一种不正常的态势,师资队伍断层现象加剧。(4)教师的地区分布结构失衡。教师的地区分布结构是指教师在城乡之间、内地与边远地区之间、经济发达区与不发达区之间数量分布的比例关系。目前的一般规律是:城乡之间,乡村处于相对劣势;内地与边远地区之间,边远地区处于相对劣势;经济发达区与不发达区之间,经济不发达区处于相对劣势。总之,经济条件好的地方,师资队伍就相对雄厚些,经济条件差的地方,师资队伍就相对“疲软”。(5)教师与学生比例结构失衡。我国的高校及中小学都处于师生比例偏低的状况,这就大大妨碍了教育教学效率的提高。教职工与学生比例失衡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教师队伍不能合理流动,大量不合格教师无法流出教育系统,造成合格教师数量不足;另一方面是体制问题,无论是老学校还是新办校,机制设置繁杂,造成职工队伍过于庞大,而效率低下。
【题目解析】:考点:师资结构的失衡现象。